学生安全温馨提醒:健康人生 绿色无毒
——国际禁毒日宣传
江西禁毒
国际禁毒日的来历
20世纪80年代,毒品在全球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益严重。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联合国于1987年6月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即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2021年6月26日是第三十四个国际禁毒日,主题为“健康人生,绿色无毒”。
认识毒品 [刑法中的定义]
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危害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
(1)毁灭自己
①不同的毒品摄入体内,都有各自的毒副反应及产生戒断症状,对健康形成直接而严重的损害,甚至吸毒过量以至死亡。此外,由于毒品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的影响,滥用毒品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②毒品不仅对躯体造成巨大的损害,由于毒品的生理依赖性与心理依赖性,使得吸毒者成为毒品的奴隶,他们生活的唯一目标就是设法获得毒品,为此失去工作、生活的兴趣与能力。长期吸毒精神萎靡,形销骨立,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2)祸及家庭
个人一旦吸毒成瘾,就会人格丧失,道德沦落,为购买毒品耗尽正当收入后,就会变卖家产,四处举债,倾家荡产,六亲不认,(“烟瘾一来人似狼,卖儿卖女不认娘。”家中只要有了一个吸毒者,从此全家就会永无宁日,就意味着这个家庭贫穷和充满矛盾的开始。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往往就是吸毒者家庭的结局。
(3)危害社会
①吸毒与犯罪如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为获毒资往往置道德、法律于不顾,越轨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生命与社会治安。
②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与正常生活,对吸毒者各种医疗费用,缉毒、戒毒力量的投入,药物滥用防治工作的开展,这些都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如今,吸毒成为社会痼疾,在全世界蔓延,人类社会因此背上了沉重的社会包袱。
毒品分类
1、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
3、根据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
4、根据毒品对人的危害程度,分为软性毒品和硬性毒品。

毒品犯罪相关法规
[毒品犯罪的种类]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毒品犯罪包括以下几种: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2、非法持有毒品罪;
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4、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5、走私制毒物品罪;
6、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7、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8、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种植种子、幼苗罪;
9、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
10、强迫他人吸毒罪;
11、容留他人吸毒罪;
12、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
[毒品犯罪量刑标准]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2、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3、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4、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5、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
对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未经处理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何远离毒品
1、要增强自制力,控制好奇心,不受人迷惑引诱,对“吃这个一定很有意思、体验一次、尝新鲜”的话更要加以抵制,不要放任好奇心,更不要自信逞强,认为解毒容易,甚至想成为戒毒榜样。
2、不要随意接受陌生人的馈赠,更不要接受与毒品有染的人送的香烟和饮品。这是因为毒品常常是掺和在香烟中的,接受了这种香烟往往是接受了毒品。另外,在娱乐场所切不可接受陌生人送的饮料、水和药片,很多毒品是无色无味的。
3、不要与吸毒、贩毒者为伍,交友应谨慎。尤其是明知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切不可哥们义气交往成友,遇到亲友吸毒时应劝其戒毒,劝说无效时应尽快离开他们,并向公安机关举报。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保持警惕 注意辨别
全民行动 抵制毒品
来源丨江西教育、人民日报、12360海关热线、保定检察